痛惜!恒安集团创始人许连捷离世,留下一段商业传奇与家风延续

前言:许连捷白手起家,成为中国纸业大亨。他虽然小学没毕业,但在经营理念、管理变革以及企业传承方面,表现出超常的智慧和远见。许连捷通过言传身教,使得家风延续,让企业成功传承。而他这一生所谱写的商业传奇,展现出其深邃的商业洞察,以及对社会趋势的顺应和对人性弱点的超越,这是在任何教科书上都学不到的。

 

4月18日凌晨,恒安集团发布讣告,恒安集团创始人许连捷,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4月17日16时50分逝世,享年73岁。

许连捷,这个名字对于大多数人都比较陌生,但对于它所创建的恒安集团旗下的多个消费品牌,人们多耳熟能详。例如,心相印、安尔乐、七度空间等等,都是恒安集团旗下的知名品牌。

许连捷领导恒安,历经40载而不衰,其营收常年稳在200亿元以上。尤为难得的是,许本人也深孚众望,有“福建商业教父”的美誉。2021年,许连捷交棒给两个儿子——许清流任总裁,许清池为副总裁。其多年搭档施文博坐镇董事局,许自己甘当副职,完成平稳过渡。

许连捷的一生堪称中国民营经济的传奇缩影,从贫寒少年到“中国卫生巾之父”,其创业历程、经营理念,以及企业传承安排,对于创业者和家族企业的掌舵人、接班人,都有很多宝贵的启示。

 

数次变革,谱写一段商业传奇

许连捷1953年出生于福建晋江一个贫困农民家庭,小学辍学后以贩卖鸡蛋、芋头为生,积累初始商业经验。1979年创办服装加工厂,1983年成立拉链厂,赚得第一桶金50万元。

1985年,许连捷集资136万元创立恒安实业有限公司,主攻卫生巾市场,推出“安乐”品牌。当时国内卫生巾市场几乎空白,他通过广告宣传和产品质量迅速打开市场,1992年占据全国40%份额。后来面对竞争加剧,许连捷果断引入意大利高端生产线,推出“安尔乐”护翼卫生巾,缩短与国际技术差距20年。

1998年恒安在香港上市,并通过多次管理变革推动发展。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逆势扩张,收购亲亲食品并布局造纸基地,2017年提出“百年千亿”目标,推动高端化转型。2024年,公司营收226亿元,归母公司净利润22.99亿元,资产总额近400亿元,坐稳行业龙头。

许连捷的个人财富早在2013年身家就超过了百亿元。2018年,许连捷曾以160亿元身家位列《胡润百富榜》第211位。而最新的《2024胡润百富榜》显示,许连捷身家达105亿元,位列第494位。

企业在前进,恒安自我革新的脚步从未停止过。2014年9月,福布斯发布全球最具创新力排行榜,来自中国的百度和腾讯分别荣登31位和37位。但让人意外的是,这两家视创新为生命的互联网巨头,居然被恒安国际超越了。恒安以48.2%的创新溢价不仅超越了百度、腾讯,甚至还将星巴克、可口可乐抛在身后。

许连捷亲自操刀主导过恒安的三次管理变革。第一次是在2002年,经股东之一的摩根士丹利推荐,许连捷聘请美国咨询公司汤姆斯集团进驻恒安,推行一套名为“TCT行动”(全周期时间管理模式)的管理变革计划。

“TCT行动”的要点有两个:一是提升员工工作效率,以及公司在信息方面的一体化;二是将之前的分公司体制,调整为事业部体制。推行“TCT行动”的当年,恒安的年营收便突破10亿港元,到2007年更是达到54亿港元,5年时间增长了5倍!

2007年年底,许连捷又聘请美国管理咨询公司——博斯做目标管理,主要针对战略规划、管理控制、供应链优化和绩效管理等模块。变革之后,恒安的业绩再次迅猛增长,到2013年突破200亿港元。

之后,许连捷决定开启恒安的第三次管理变革,于2014年3月聘请IBM公司和SAP公司,推进建立一套整合供应链、流程、库存、物流和渠道的信息化系统,打造大数据产业模式。如今,恒安集团已经成为一家与国际接轨的快消品公司。

 

家风延续,从家族企业到现代化公司

许连捷的企业传承安排和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展现了他作为“草根商业教父”的远见与魄力。而他对子女的教育,更多的是言传身教,优秀的家风让企业得以有序传承。

2021年8月,许连捷辞去恒安集团行政总裁职务,许清流从父亲手中接棒,如今已接班4年。生于1979年的许清流,拥有英国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金融学理学硕士学位,如今是恒安国际集团有限公司行政总裁、执行董事。二儿子许清水同样是个学霸,也是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毕业,现在当上了安腾集团董事长。

而生于1985年的小儿子许清池,拥有伦敦大学法律学位。他于2008年2月加入恒安集团,现在是恒安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负责集团国际业务发展。许清池在2023年迎娶“亚视之父”邱德根的孙女邱咏贤,这场豪门联姻不仅是两个优秀年轻人的结合,更是两个商业帝国的强强联手。

许连捷曾直言,儿子们很争气,让他很自豪。“我小学还没毕业,没文化,教不了他们。连他们的作业也没检查过一次”。许连捷说,自己对孩子们最大的影响,就是身教。“比如说,儿子有时也会被同学或朋友邀请去KTV等。我也从没告诉过他们不要去,但他们不会去,因为他们知道我不喜欢。”

许连捷的三个儿子最初均不愿接手传统制造业,选择在金融、地产等新领域自立门户。对此,许连捷并未强求,而是尊重子女意愿,将家族资产运营与恒安主业分离,避免业务混杂。

在进入恒安之前,许清流打过多份工,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他曾在一家日本上市公司担任董事,也在汇源果汁做过高管。许清池曾于伦敦一家大型银行工作。历练过后,许清池于2010年加入恒安,担任执行董事。十年后,其兄才入职集团,管理自家生意。两兄弟这四年干得不错,许清流负责整体营运,许清池管国际业务。恒安业绩平稳,每年都能斩获超200亿元以上的收入。

作为家族企业的掌舵人,许连捷很早就通过上市去家族化,1998年恒安香港上市是制度转型的里程碑。许连捷借上市清理历史遗留问题,并劝退41位创业元老及家族成员,包括自己的亲舅舅,彻底打破家族垄断管理。上市后,企业财务透明化,引入现代董事会制度,逐步脱离“一言堂”模式。

许连捷最初是在香港商人施文博的启发下,接触到卫生巾制造设备的,后来便和施文博等人合伙,创立恒安实业,推出“安乐”牌卫生巾,取安全、快乐之意。施家和许家两大家族,联合管理恒安。截至去年末,施文博和许连捷,分别持有20.6%和23.16%的股权。施文博儿子施煌剑,也进入董事会,任执行董事。两家父辈及子辈,和睦多年,相当罕见。

许连捷一生创造了无数商业神话,但他最值得骄傲的,恐怕是那超过10亿元的慈善捐款。在二儿子和小儿子结婚的时候,许连捷没有选择大操大办。相反,他用父亲许书典的名义,一次性捐出了6666.66万元。这么做不仅让孩子们的婚礼多了一份特殊的意义,更传递了一种精神财富。

在许家,慈善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全家人的共同信念。许连捷的妻子王乌裳更是将这份爱心延续到了最基层。2023年重阳节,她回到家乡,给每位60岁以上的老人发放了500元红包。在这个家族里,慈善早已成为一种传承,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

许连捷的传承智慧在于将“闽商精神”与现代管理结合:以制度取代人情,以数据替代经验,以开放包容稀释家族色彩。其成功不仅源于商业洞察,更在于对社会趋势的顺应与对人性弱点的超越。正如他所言:“企业长青的关键,是让平台超越个人,让文化成为基因。” 恒安的案例为中国家族企业提供了“去家族化”与“职业化”并行的经典范本,而优秀的家风,则是实现成功传承最为关键的因素。

版权所属:fott.top 非授权不可转载, 联系授权

编辑部见习的头像编辑部见习编辑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