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财富
-
31亿股权被冻结,创始人成“老赖”!知名深企陷困境
“股权冻结”、“限制消费”、
“强制执行”、“欠薪”……
曾经的知名深企柔宇科技
如今已被各种负面标签缠身 -
债券基金,个人配置债券资产的快捷路径
根据诺贝尔基金会披露的2022年年报,其投资组合由53%的股票类资产、17%的债券类资产、9%的不动产基金和21%的对冲基金组成。
截至2022年底,全球最大的主权财富基金——挪威政府全球养老基金(GPFG)配置的股票资产占比70%,债券占比27%,另类资产占比3%。
上面这两个机构投资者在进行资产配置时,除了会投资股票这种我们比较熟悉的资产外,还会将一部分仓位用于投资债券。
-
韩国三星继承人为付遗产税借贷30亿美元
美国彭博新闻社26日报道,截至上月,为缴纳巨额遗产税,韩国三星集团前会长李健熙的遗属已贷款大约30亿美元(约合216.4亿元人民币)。这些贷款由股权质押。
-
狂飙!险企直接入股信托公司,打响保险金信托争夺战
保险公司和信托公司纷纷跑马圈地,加码保险金信托。据统计,国内已有平安人寿、泰康人寿、友邦人寿等超40家保险公司与中信信托、平安信托、国投泰康信托等30多家信托公司合作开展了保险金信托业务。双方的合作不只停留在业务层面,还逐渐向股权层面渗透,实现真正1+1大于2的共赢。
-
最新报告:聚焦国内股权家族信托现状与发展
2023年6月8日,建信信托携手金杜律师事务所联合发布《2022—2023年中国家族财富可持续发展报告-聚焦股权家族信托现状与发展》(以下简称《报告》)。《报告》近7万字,共分为六大章,聚焦“民营企业家业传承、股权家族信托应用”的主题,为实现家族财富的传承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多维度的思考与研究成果。
-
摩根士丹利亚洲裁员,折射香港IPO投行格局生变
国际投行寒风劲吹,包括高盛、摩根士丹利、美林美银在内的多家投行开始裁员。
-
有人做多有人做空!罗斯柴尔德家族“减持”英伟达
据媒体报道,资管机构Edmond de Rothschild的全球首席投资官(CIO)Benjamin Melman透露,公司自2020年年底以来一直超配英伟达,但是目前已经部分获利了结,现在所持头寸“要远远小得多”。
-
定投策略来了,基金定投的金额、频率、时机该怎么定?
定投是一个聚沙成塔、积水成渊的过程,要耐得住性子,做好开展长期投资的准备,坚持在可支配收入范围内使用闲钱理财。
-
保险金信托“变热” 银行、险企、信托扎堆布局
保险金信托市场进入高速增长阶段,惠裕全球家族智库和国投泰康联合启动《2023中国保险金信托创新发展白皮书》市场调研。
-
李嘉诚再套现超1亿转入家族信托,信托是富豪的首选!
李嘉诚为了让旗下商业帝国平稳交棒,以及避免两个儿子分家时内讧,早在2012年就公布了家族信托的具体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