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生前坐拥400栋物业,身后遗产却被申请清算

他生前被称为「铺王」,在香港拥有超过400项物业,资产总值一度高达800亿港元。

他是老一辈华人企业家里“靠实业起家”的代表人物,一栋一栋铺面累积起财富王国。

但在他去世四年后,他的遗产,被债权人正式向高等法院申请清算程序。

对很多人而言,这是难以想象的:

离世四年后遗产还会陷入资不抵债程序?

物业难以变现、债务持续累积……子女无人能接住?

但在香港等采用普通法体系的地区,遗产处理有其特定的法律规定和流程,可能与普遍认知有所不同。这起案件没有成为全民热议的头条,但它背后所揭示的,却是许多拥有境外资产的高净值家族,极少认真面对过的潜在管理难点:

在某些法律框架下,财富可能面临复杂的清算程序和潜在的管理挑战。在财富结构失衡的情况下,“传承”可能演变为复杂的清算过程。

从香港「铺王」邓成波案, 看我们误解了多少有关“传承”的常识。

 

01

普通法体系下,遗产可以被清算,这不是修辞,而是法律现实。

在香港、新加坡、英国等部分司法管辖区,个人身故后,其名下所有资产与债务会自动组成一个法律主体:

Estate(遗产)

这个「遗产」不是财富的象征,而是一个必须首先清偿债务、随后才能进入分配程序的法定清算对象。其处理顺序如下:

1、 法院授权遗产管理人接管;

2、 所有债权人提出索偿;

3、 遗产资产被变现偿债;

4 、若有剩余,才进入继承阶段;

5 、若债务大于资产,法院可应债权人申请,宣布遗产破产。

这就是「铺王」案件所发生的事情:

尽管留下大量物业,但多数存在高杠杆按揭;

在市况下行、租金不稳、利率上升的背景下,物业无法快速变现;

债务无法清偿,最终被金融机构依法呈请清算程序;

家属虽为遗产代表人,但并不等于自动拥有操作权。

也就是说,继承人可能并未继承任何财富,反而承接的是无法操作的法律与市场压力。

 

02

真正值得反思的,并不是资产多少,而是结构能否承载风险。

在我们服务过的众多拥有境外资产的高净值家庭中,

共同特征:

资产庞大,但流动性差;

资产集中,但法律结构薄弱;

家族庞杂,但治理机制缺位。

持有可观的海外物业,但:

多数以创办人个人名义持有,缺乏信托或企业治理机制;

持有载体多为单层控股公司,未做分层隔离;

缺乏生前的信托设立或“授权管理人”安排;

物业多数处于空置、抵押或无清晰收益流状态;

一旦创办人去世,整个结构立刻进入“冻结状态”。

在这种情境下,即便下一代极具能力,也难以合法取得操作权;即便资产名义上极高,但因流动性不足、债务存在、程序未走完,整个家族陷入资产流动性风险、负债管理压力和控制机制缺失”的三重困局。

这正是「铺王」案例所折射出的结构性挑战。

 

03

Estate Planning 的本质,不是分配财富,而是设计一个可以承接不确定性的系统。

在公众印象中,“传承”往往等同于“分家产”或“设个遗嘱”。但从制度角度来看,真正的Estate Planning,应该更像是:

一套法律与商业可以共同执行的结构系统;

一个可以支撑债务、死亡、流动性压力的框架;

一套即使创办人缺席,也能自动运转、不崩解的治理安排。

其中,很多细节其实是非专业人士不常意识到的核心问题,例如:

遗产管理人未授权期间,所有资产处于冻结状态,银行账户无法动用;

创办人个人名下的贷款一旦触发死亡条款,银行可要求提前还款;

即使有遗嘱,也无法跳过清偿债务的程序优先顺序;

家族成员若未被正式授权,连为遗产资产支付日常开销都无权操作。

更令人警觉的是,这些问题往往直到事发当下才被意识到——但那时,已无结构可调、无机制可补。

 

04

“资产未必能继承,结构才决定是否能落地”

「铺王」的故事不是关于失败的投资,也不是关于后人的不孝或家族的无能,它是一个典型的管理失衡下,资产结构无法承压的警示案例。而类似的结构盲点,也真实存在于无数在海外持有资产的富裕家庭中。

我们认为:若生前未做好结构安排,身后可能面临遗产处置困难和债权人追索的局面。

遗产可以被清算,但治理不能依赖遗嘱。

                                                                                      结语

财富的传承,从来不只是数字的交接,更是制度与智慧的延续。本次案例正正说明,没有结构的资产,终将面临风险;没有规划的家业,难逃清盘命运。唯有在生前构建清晰、稳健、可执行的治理框架,才能真正实现跨代传承的目标。

作为一家具备自有传承结构的家族式事务所,同时持有香港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资格和信托公司牌照,在过去60多年里一直服务于华人企业家、家族企业及高净值家族,协助其穿越经济周期、代际转换的各个阶段。

在我们看来,财富的治理是一项需要耐心、理解与制度支持的事业。服务家族,也是一种代际之间的承诺。

“ 作者介绍:

他生前坐拥400栋物业,身后遗产却被申请清算

余亮恒 先生

香港丰裕信托, 资深合伙人

港中大家族企业研究中心, 理事

余亮恒先生为丰裕信托的资深合伙人,领导家族信托与跨境财富架构顾问业务。丰裕为香港本地创办、拥有逾60年历史的专业服务机构,专注于受托服务、家族跨境国际架构及治理。作为该家族企业的第二代管理人,余先生常驻上海二十余年,深耕中港两地高净值家族,尤其擅长处理涉及多个法域与多税务身份的复杂信托结构,协助客户实现代际传承、税务协调与风险隔离。

余先生亦为香港中文大学家族企业研究中心(CFB)理事,长期参与家族企业教育与跨世代治理案例研究,曾与多位香港本地家族创一代深入合作,并主笔撰写多个被纳入港中大课程体系的实务案例。

版权所属:fott.top 非授权不可转载, 联系授权

张老师的头像张老师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