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尽管5月12日,中美之间紧张已久的关税谈判突然出现转机。中美决定将部分关税恢复至10%的水平,这一看似技术性调整,却被市场解读为某种“和解的信号”。全球资本市场随即回暖,风险资产止跌反弹。但在这场政策回旋中,最冷静的反应,来自那些历经数轮危机洗礼的家族办公室。
他们不是冲在前面的多头,也不是空头的鼓噪者。他们静静观察、理性减仓、缓步重配。他们用几十年的时间教会自己:在地缘政治成为变量、全球共识愈发稀缺的今天,任何一次短期缓和,都不值得做出长期承诺。
根据彭博报道,随着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加剧全球经济不确定性,亚洲部分最富有家族正在大幅削减对美国资产的投资敞口。
报道指出一家为内地亿万富豪管理资产的家族办公室,已全面清仓美国资产,并计划将资金转移至亚洲。
欧洲最大私人银行之一的一位高管表示,近几个月来,全球富裕客户及机构投资者的大规模抛售,在过去三十年中前所未见,可能预示着资本流向的长期变化。
亚洲一位知名银行高管也表示,已将个人投资组合中约60%的美国资产出售,改为持有现金和黄金,以降低风险。
报道又指出大约10家管理数十亿美元资产的家族办公室和超高净值顾问,他们正在减少或冻结对美国股票和国债的投资。他们指出,美国政策变化频繁、经济前景不明朗以及潜在的衰退风险是主要考量因素。
总部位于香港的Infinity Family Office首席执行官Henry Hau表示:“这是第一次,有些家族开始认真考虑部分撤出美国资产。这些家族曾在互联网泡沫、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中坚持持有美国资产。然而如今,他们正在评估将原本配置在美国的投资组合中20%至30%的资产,转移至中国和欧洲。”
政策回调,不等于信心回归
在多数机构解读中,10%的关税水平较前期所传言的15%-25%“温和许多”,甚至被部分市场人士称作“友善信号”,对家族办公室而言,这不过是一次边际变化——政策的方向仍旧不明朗,节奏依旧不可预测,而且目前中美间仍有24%的对等关税面临90天的暂缓加征期。
“我们看到的,不是分歧的消除,而是谈判工具的调整。”香港一家家族办公室的负责人表示,“在无法预判下一任政府态度的情况下,最好的策略是减风险,而非赌行情。”
家族办公室的共识:美资减配、亚洲加码
过去六个月,已有多个亚洲家族办公室披露降低对美国资产敞口的操作,尤其是在科技股与长期国债上的减持尤为明显。彭博社在最新报道中提及,一家管理数十亿美元的内地家族办公室甚至“全面清仓美股”。
与此同时,资金回流中国、东南亚和部分欧洲市场的趋势正悄然加速。更灵活的监管环境、更接近实业根基的资产、更可控的政策波动,被家族资本视为新时代下的“确定性锚点”。
短期修复≠长期战略转变
回看5月12日之后的市场,标普指数反弹、人民币小幅升值、黄金震荡走低。这些反应虽迅速,却并不持久。家族资本对于行情的态度,从来不在乎一周的涨跌,而是看三年、五年乃至下一代的布局。
“这次事件提醒我们,家族办公室的任务,不是追逐机会,而是守住节奏。”一位新加坡财富顾问表示,“他们可能短期内适度补仓,但不会改变长期对美国资产的慎重态度。”
资本流动新秩序:去美元化正在悄然发生
在这一轮减配美资的操作中,不少家族还同步进行了币种调整——由美元转向港币、人民币或欧元。这不仅是对美债收益率波动的回避,更是对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信任度的微妙调节。
正如一位香港私人银行高管所言:“以前我们讲‘美元资产是避风港’,现在我们更常讲‘分散配置才是真安全’。”
家族办公室杂志寄语:
5月12日的政策调整,或许只是一场暂时的“暖风”,但它提醒我们——真正的大趋势,往往藏在家族资本的流动之中。
版权所属:fott.top 非授权不可转载, 联系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