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5日至26日,湖北、山东、上海、浙江四地税务部门同步发布公告,剑指境外收入未申报的纳税人。此次行动中,补缴税款及滞纳金从12.72万元到141.3万元不等,涉及劳务、股权、投资等多类跨境收入。这一信号不仅印证了中国税务机关对CRS(通用报告标准)工具的深度应用,更揭示了全球税收监管从“形式合规”向“实质穿透”的质变。
对于高净值人群而言,曾经的“隐秘资产”在CRS织就的全球信息网下已无处遁形。如何在合规框架下重构资产配置逻辑、化解潜在风险,成为财富安全的核心命题。
一、CRS:全球资产透明化的“天眼”系统
CRS是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制定的一套金融信息自动交换制度,旨在打击跨国逃税。CRS的核心目标是实现全球金融账户信息透明化,其运作分为三阶段:
1、金融机构的信息收集与报送
银行、信托、保险等金融机构需识别非本国税收居民的账户信息,包括持有人身份(姓名、地址、税号)、账户余额或市值(如保单的现金价值)、收入类型(如利息、股息、红利)等,并每年向所在国税务机关报送。例如,中国居民在开曼群岛的存款账户信息,将由当地银行提交至开曼税务局,再交换至中国税务机关。
2、 国际间信息交换
截至2025年,已有超100个国家加入CRS网络,通过安全加密系统实现自动交换。中国自2018年启动首次信息交换后,已与主要离岸金融中心(如香港、新加坡)建立伙伴关系。
3、税务机关的风险筛查与执法
国家税务总局通过大数据分析锁定疑点,并采用“五步工作法”柔性执法:提示提醒→督促整改→约谈警示→立案稽查→公开曝光。例如,浙江居民陈某某因境外收入未申报,经税务部门辅导后补缴12.72万元。
CRS并非仅针对“富豪”,任何境外金融账户(包括存款、证券、保险)均可能被穿透。
二、高净值人群的三大核心风险
在CRS框架下,高净值人群的境外资产风险呈现多元化特征,主要集中在收入申报盲区、滞纳金累积及身份规划误区三方面。
■ 其一,境外收入类型复杂化带来的申报挑战。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中国税收居民需就全球所得纳税,涵盖劳务报酬、股息利息、股权转让收益、离岸信托分红等主动与被动收入。现实中,许多纳税人因对规则理解偏差,误将部分收入归类为“免税项目”。例如山东张某未申报海外股权转让收益,最终补缴126.38万元;更有新兴领域如加密货币交易、NFT艺术品投资收益,因属性界定模糊成为申报争议高发区。
■ 其二,滞纳金与偷税认定的“双刃剑”。
滞纳金按日加收万分之五,年化利率高达18.25%,远超常规投资收益率。若税务机关认定纳税人存在主观隐匿行为,可能触发偷税定性,面临0.5-5倍罚款,甚至追究刑事责任。2024年某影视明星因通过离岸公司转移片酬被追缴逾亿元税款,即为前车之鉴。
■ 其三,税务身份误判引发的双重征税困局。
部分高净值人士试图通过移民或居住地调整规避CRS,却忽视了中国税收居民身份的判定标准——以“境内有住所”或“居住满183天”为准,与国籍无直接关联。更棘手的是,若境外金融机构错误识别身份,可能导致账户信息被交换至非居民国,进而引发两国税务机关的管辖权争议。
三、高净值客户如何进行资产保护及规划
面对CRS的持续加压,高净值人群需跳出“修补式合规”的思维定式,转而构建系统性风险防控体系。
1、资产结构调整
降低CRS覆盖资产比例是关键策略。可增加非金融资产配置(如不动产、艺术品),或通过账户分散化将单个账户余额控制在100万美元申报门槛之下。对于企业主群体,设立符合“非消极实体”标准的离岸架构,可将部分收益排除在CRS申报范围之外。某企业家通过搭建新加坡家族办公室持有海外股权,在合规前提下实现税务成本降低37%,即为此类方案的典型应用。
2、税务居民身份设计
对于个人而言,税务规划的根本是身份规划。选择对境外收入免税或低税的国家或地区进行税务居民身份规划,才能彻底实现税务规划。值得注意的是,纯粹的“护照规划”并不一定奏效,需要明确了解“税务居民”的具体要求。某科技公司创始人通过“183天+1天”的居住时间分配,在保留中国税收居民身份的同时,合理利用中新税收协定降低股息预提税至5%。
3、专业工具协同应用
在CRS体系下,香港保险产品由于初期现金价值较低,有助于减少被交换的信息规模,可作为短期过渡工具。从长期来看,通过搭建合理的海外信托架构,对信托资产可以起到一定的税务筹划作用,降低税务风险。通过身份规划加上信托工具,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税务规划。例如,一位香港税务居民在香港成立信托,进而持有全球资产,则其信托内的资产将不会进行CRS信息交换,同时避免了国际双重征税问题。
四、结语
CRS的演进远未止步。随着AI与区块链技术的渗透,税务机关的数据分析能力将实现指数级提升——机器学习可自动识别资金流动模式中的异常信号,区块链技术则确保交易记录不可篡改。与此同时,CRS网络的全球化进程加速,非洲、拉美等新兴市场国家的加入,将使“信息孤岛”逐渐消亡。
更值得警惕的是监管政策的联动效应。CRS数据正与反洗钱监控、外汇管制体系深度融合。2024年某省份已试点将CRS信息用于个人购汇额度审核,未来不排除对异常资金流动实施“申报-审核-放行”的全链条管控。
CRS的本质是一场关于“信息权力”的全球重构。当资产隐匿成为伪命题,合规能力便成为衡量财富安全的核心标尺。对于高净值人群而言,唯有将税务合规纳入家族财富治理的顶层设计,通过专业团队实现“CRS风控+资产配置+传承规划”的三维协同,方能在透明化浪潮中筑牢财富护城河。
文章来源:优脉家族办公室 原文标题:《CRS升级“隐秘资产”全曝光?三招教你如何管理!》
本文为转载,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可二次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