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茶姬赴美IPO突发:需要回答证监会"四问"才能拿到"通关文牒"!

前言: 霸王茶姬赴美IPO突生波折。3月7日,证监会针对其境外上市备案提出四大核心质询,重点关注北京茶姬股权架构合规性,涉及2023年异常增资减资、外资企业股权交易对价公允性及离岸架构税收合规等敏感问题。

继奈雪的茶、茶百道、古茗、蜜雪冰城之后,中国新式茶饮品牌霸王茶姬赴美上市在即。

3 月 6 日,证监会发布《关于Chagee Holdings Limited(茶姬控股有限公司)境外发行上市备案通知书》,确认霸王茶姬拟发行不超过64,731,929股普通股并在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或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这意味着,在茶饮品牌扎堆赴港上市的背景下,霸王茶姬成为近四年来首家赴美上市的中国茶饮企业。也将成为继奈雪的茶、茶百道、古茗、蜜雪冰城之后的 “新茶饮第五股”。

但霸王茶姬并未对外披露计划募集资金额度,此前有市场传闻称,其IPO目标为2亿-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4.5亿-21.7亿元)。对此,霸王茶姬回应称:以监管披露为准。

截至2024年11月底,霸王茶姬在全球已经拥有超6000家门店。在此次冲击IPO之前,霸王茶姬历经多轮融资,投资者包括XVC、复星、复星锐正资本、琮碧秋实等。霸王茶姬主打原叶鲜奶茶,其爆款单品伯牙绝弦一年可以卖出2.3亿杯。

作为中式茶饮品牌国际化的先行者,霸王茶姬在完成云贵川区域市场验证后,迅速开启全球化叙事——从早期对标星巴克的品牌定位,到创始人张俊杰"百国万店"的战略雄心,资本市场的跃升不仅为其规模化扩张注入动能,更标志着"东方茶饮文化输出"进入资本背书新阶段。此次IPO既是对过往五年指数级增长的资本兑现,更是全球化布局的关键落子。

赴美上市成为霸王茶姬全球化进程的里程碑事件。伴随3月5日美国首店落地公告,霸王茶姬同步启动品牌战略升维。在消费升级趋势下,该品牌正从性价比驱动转向文化共鸣驱动,通过构建"全球IP生态平台"重塑商业模型。值得关注的是,其将潮玩业务线TOP TOY分拆上市的操作,不仅完善了"茶饮+IP"双轮驱动架构,更透露出打造全球性文化符号企业的深层战略意图——借助资本市场实现从单一茶饮品牌向文化产业链运营商的蜕变。

然而,霸王茶姬赴美IPO突生波折。3月7日,证监会针对其境外上市备案提出四大核心质询,重点关注北京茶姬股权架构合规性,涉及2023年异常增资减资、外资企业股权交易对价公允性及离岸架构税收合规等敏感问题。

3月7日,证监会重点关注北京茶姬股权架构设立的合规性,要求公司说明以下四个问题:

1、2023年10月,北京茶姬短时间内增资后减资的原因、对价、定价依据及公允性,相关决策程序履行及税费缴纳情况,是否涉及虚假出资、抽逃出资,是否符合《公司法》和税收相关法律法规。

2、2021年2月,Hniken HK Holding Limited增资北京茶姬的对价、定价依据及公允性、支付手段、支付期限,履行外商投资程序情况。

3、2023年10月,CHAGEE INVESTMENT受让北京茶姬股权的对价、定价依据及公允性、支付手段、支付期限、税费缴纳情况。

4、发行人搭建离岸架构和返程投资涉及的境外投资、外商投资、外汇管理、税务等监管程序履行情况,并就合规性出具结论性意见。

另外,证监会还要求霸王茶姬参照监管指引要求说明此次发行上市具体方案,包括发行股票占发行后总股本比例、发行前后股权结构变化情况、每份存托凭证所代表基础证券的类别及数量、存托托管安排、预计募集资金量(如有)等。

有分析人士称,在境外上市补充材料的要求并不多见,因为上市主体一般进行境外上市备案时,多数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上市具体方案,比如募集资金量,但霸王茶姬并没有在备案材料中作出说明,只是表示募集资金将用于扩大海外茶饮门店网络、建立海外供应链网络,而这也引发了监管的关注。

此外,美股市场的严格监管(如信息披露、公司治理)和地缘政治风险(如中概股审计问题)也对其提出了更高要求。

版权所属:fott.top 非授权不可转载, 联系授权

Family Office Times的头像Family Office Times编辑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