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近日,民政部与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发布了《关于慈善信托年度支出和管理费用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规定》的核心,是明确了慈善信托年度支出和管理费用的具体要求。它不仅标志着政府对这一新兴行业监管框架的进一步完善,也意味着慈善信托未来将以更加清晰和规范的姿态走向公众视野。
在中国,慈善信托的概念首次被引入是在2016年,当时,这一工具以其独特的灵活性和公益属性,吸引了部分高净值人群和机构的关注。近十年来,慈善信托如同一颗种子,在慈善领域备受呵护、生根发芽。从最初的小规模实验,到如今已备案的慈善信托数量突破2300个,总规模接近90亿元人民币,进展令人瞩目。
图片截取自慈善中国网站,2025年2月21日
填补制度空白,对症下药
尽管慈善信托的规模逐渐增大,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就是,信托的资金使用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使得一些项目的执行和管理存在不透明、管理费用过高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社会对慈善信托的信任,也使得这一工具未能完全发挥其潜力。
慈善信托能否真正为社会公益贡献力量,将取决于如何在透明、高效与创新之间找到平衡。2023年,新修订的《慈善法》第六十一条明确要求慈善信托的年度支出和管理费用标准,而《规定》的出台恰是这一法律要求的具体落实,旨在进一步增强慈善信托的公益属性,同时加强社会对慈善信托的信任度,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TIPS:作为新时代慈善事业发展的法治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根据自2016年9月1日开始实施,并于 2023年12月29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的决定》进行了修改。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共十三章125条,自2024年9月5日起施行。
本次的新规发布正是为了落实新《慈善法》要求。新规不仅首次通过分级标准明确了支出比例,并对管理费用进行严格规定,有效解决了长期困扰慈善行业的核心问题。
新规亮点:清晰标准,透明运行
本次民政部与金融监管总局此次联合出台的新规,显然是站在行业发展的高度,精准地对症下药。
1.年度支出:量化公益承诺
新规明确了不同规模慈善信托的年度支出标准。简单来说,随着慈善信托规模的增大,资金的支出比例相应下降,这一举措旨在确保大规模信托能够更高效地分配资源,尤其是中小型信托则被要求更为积极地向公益领域倾斜资金。
例如,对于净资产超过1000万元的信托,年度支出比例要求达到3%以上;而对于规模较小的信托,则要求支出比例至少为5%。这一举措无疑提高了资金的利用效率,确保更多的资金流向实际的公益项目。
2.管理费用:规范运营成本
在此前,慈善信托的管理费用一直是行业中的一个痛点。过高的费用不仅侵蚀了公益资金的使用效益,也让公众对慈善信托的透明度产生了疑虑。新规的出台,通过设定不同规模信托的费用上限,强力推动了行业的规范化。
具体来说,信托公司在管理费上的支出被严格限制,净资产规模超过1000万元的信托,管理费用不得超过1%;而规模较小的信托,费用上限也被设定为3%。这一措施直接压缩了不必要的成本,确保了更多的资金能真正流向社会公益。
3.信息透明:走向社会监督
除了资金支出和管理费用的标准化,《规定》还明确了受托人的信息披露义务。受托人必须定期公开慈善信托的资金使用情况、年度支出和管理费用,并向公众报告。这一透明度要求,势必增强了社会对慈善信托的信任度,也为信托的参与者提供了更清晰的财务图景。
图表根据《关于慈善信托年度支出和管理费用的规定》制作,2025年2月21日
仍需努力释放慈善信托潜力
新规无疑是慈善信托行业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它不仅通过细化的支出和费用标准,为信托公司和慈善机构提供了更明确的操作框架,也为行业的透明化、合规化发展指明了方向。
不少业内人士欣喜地向《家族办公室》杂志表示,《规定》不仅填补了这一制度空白,也减少了质疑,加速了业务落地实操。
但根据他们的反馈,尽管新规的发布为慈善信托行业注入了更多的信心,但要想真正释放慈善信托的潜力,仍面临一些不小的挑战。
1.法律框架尚待完善
虽然新《慈善法》明确提出慈善信托的税收优惠政策,但相关细则尚未出台,这使得慈善信托在税收层面仍然缺乏明确的激励机制。这也影响了部分高净值人群和机构对慈善信托的热情。
2.知名度提升缓慢
尽管一些大规模慈善信托已经开始获得社会认可,但整体而言,慈善信托的社会知名度依然有限。许多民众对于这一金融工具的认知依旧停留在“复杂且难以接触”的层面,这也让部分慈善项目未能获得广泛的支持和参与。
3.慈善透明度问题仍需加强
新规明确了信息披露要求,但在实际操作中,慈善信托的透明度依然存在差距。一些中小型信托仍未能够在资金管理和使用上做到完全公开,这也影响了公众的参与度和信任感。
以上提到的这些问题,还需要出台新的法规去填补空白。但是,新规必然引领行业走向成熟,随着社会资本的不断积累、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以及公众公益意识的增强,慈善信托将逐步成为一种主流的慈善形式。信托公司与慈善机构的合作,也将迎来更加深度的探索与实践,推动整个行业不断向前发展,真正为社会公益贡献力量。
版权所属:fott.top 非授权不可转载, 联系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