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将投资交给金融机构代理,观念开放、更为自信的千禧一代更相信自己,通过具有长期社会效益的社会责任投资,他们正在积极实施改变世界的能力。
2008年,君悦酒店集团继承人LieselPritzker Simmons只有20多岁,她继承了5亿美元的财产,向私人银行查问「影响力投资」,规定自己的财富不能参与到与烟草有关的投资。“他们根本不懂,忽悠了我。”于是,她设立了自己的家族办公室,寻求对社会和环境有益、又与市场回报相若的投资机会。
在千禧一代的富豪子弟中,这种观念很受欢迎——被称为「社会责任投资」(SRI),也日益受到投资界的主流重视。SRI这一观念比较广泛,可以是「从行为不端的企业撤回投资」,也可以指「仅投资于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即影响力投资。据统计,由投资专业人士管理的资金中,约有8.7万亿美元,(占20%)符合社会责任投资的标准,在2012年时这个比例还仅为11%。
豪门的年轻子弟将逐步接掌家族财富,他们重视可持续性投资。有充分证据表明,可持续性投资的回报不会低于平均市场回报。成长于数字时代的千禧一代的行为模式深受互联网影响,他们了解世界上还有很多身在苦难中的人,他们信任电子化的投资工具。苏黎世的一位家族财富顾问说得很有道理:“上一代富豪把慈善与投资分开考虑,而千禧一代则期待将这两方面整合起来。”
他们已经开始发挥影响了。鉴于校友的压力,一些大学捐赠基金承诺要重新审视投资组合,评估其是否符合社会责任投资标准。在超过一半的斯坦福大学商学院申请中,都提到了学校努力在发展中国家消除贫困,并对此表示赞赏。未来数十年中,千禧一代将继承数以万亿计的财富,越来越具有影响力。欢迎订阅《家族办公室》杂志
2015年,福特、洛克菲勒等几个知名家族的年轻子弟提出了“The ImPact”倡议——通过投资创造社会价值。类似的倡议还在不断萌生,这样的潮流主要在由年轻的超高净值人士引导。
经历过经济危机,千禧一代对金融机构并不信任,他们反而相信自己具有改变世界的能力。根据一项调查,75%的千禧一代希望自己的投资具有影响力,比如参与解决「气候变化」问题,他们更愿意投资给具有社会责任或者环保愿景的公司。千禧一代还影响着上一代人,陪着父母踏进私人银行,询问“这个投资组合是否属于‘影响力投资’?”他们热衷于表达个人价值观。欢迎订阅《家族办公室》杂志
华尔街的投资专业人士也开始青睐可持续投资,他们更多的是出于商业考量。来自富豪家族的「社会责任投资」(SRI)倡导者有些担心,是否基金经理只是为传统投资披上光鲜的「社会责任」外衣,并无长期承诺。
业内人士的观点是——这种担心是多余的,要参与社会责任投资并获取相应回报,首先需要非常大的资金注入,浅尝辄止是无法得到收益的。投资专业人士的深度参与也许可以令SRI 得到进一步的专业化提升。
版权所属:fott.top 非授权不可转载, 联系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