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届AVCJ私募股权与创业投资论坛于2018年3月14日-15日在北京国贸大酒店(China World Summit Wing)隆重举行。
在这场中国富影响力的私募股权盛会上,汇聚了超过390位知名普通合伙人、政府官员、企业高管,包括140位有限合伙人聚首一堂、相互交流,共同探讨中国私募股权的趋势及机遇,透过讨论都有哪些发人深思的观点呢?
PE 在并购中的投资机遇

Private Capital Director,欧阳Olivia:在2000年的时候,中国有不到一千家上市公司,现在有三千多家上市公司,现在资本化程度很高了。中国VC、PE 会成为两头比较大的市场,那比较大的基金会有几个趋势:1.按行业划分,在每个行业深耕细作。2.专门从行业,工业,企业招专家,专门负责投后管理。GP需要适应市场带来的机会,这个趋势是不可阻挡的。
新经济会成为 PE 的主流吗?

Private Capital Director 欧阳Olivia:我们有专业的VC团队,会去看全球的VC基金,那作为一个养老基金,我们也看到了新经济对传统经济冲击非常大,我觉得还是需要去了解并关注新经济发展的趋势。在中国,如果说是一个相当独立的VC,在没有太强大的生态系统做增值服务,那么跟BATJ竞争起来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在商业模式没有形成之前,我们是先去了解关注,不会轻易动手投的。
私募股权在「一带一路」中
扮演的角色与经验

中信资本高级董事总经理,王方路:在过去9个月里我们完成了7笔交易,我讲一下过去10年的经验。首先要克服心理上对于风险的顾忌,像汇率,还有国家政策方面的因素。其次,要认真去选择不同的行业。比如去选择最独立的,增长潜力最大的行业。那我们在长期进行研究后,选择了几个重要的行业:环保、治理、社会,这是宏观的分析。那从微观去看的话,这些行业是比较好的:能效行业,可持续行业、食品行业、出行行业。这些行业无论在怎样的宏观经济条件下,都是必不可少的。
所以,我们对这些行业中的龙头企业进行了共同之处的总结,我们发现:1.在多个市场中的营收能力都非常强。2.都是独立的。那我们更倾向于投资白手起家的企业家,而不是靠关系发家的人。我们希望企业家通过良性竞争说明自己是可以的。我们投的7家中,有两家走向了IPO,当然我们也成功的退出,兑现。那我觉得这个就是需要你去进行很多谨慎的思考,也需要你去非常信赖管理团队。另外,通过交易建立名誉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包容性非常重要。我们不应该是单一的去合作,我们既与本地又与国际合作。再一个就是执行能力。打造名誉是非常慢长的,但一次执行不到位,对名誉影响非常大。
价值创造:超越基础

博裕资本董事总经理吴晓力:我们有4个出资伙伴,那我们所创造出的价值来自2个领域。对于传统公司,从10亿要增长到100亿,要提升内部的效率,商业推动能力,所以会在具体方式上面会提供协助,比如优化财务系统,怎样降低运营成本,也可以通过第三方数据帮助创始人团队做调研,也可以帮助他们了解竞争对手的情况,我们要做的就是帮助他们,当然他们也要充分相信我们。
在投资组合方面,我们抓的大趋势包括医疗与金融服务方面的消费升级、新技术等等。我们投的行业都覆盖了一些龙头企业。我们相信中国巨大的人口量,互联网技术的推动了消费者行为变化,还有监管带来的变化。那我们关注医的疗行业,就是AI +服务,这个会带来新的挑战。我们也积极做企业的软件,很多的企业去考虑怎么改善效率,所以软件领域,包括区块链,我们也做了很多的调研。
2018 年中国不良债权投资趋势

鼎一投资董事长郑华玲:我们在2015年踏入了不良资产的上半场高峰,从2015到现在,管理60亿的人民币,在这三年里,每年大概会有20~30亿左右的资产投放量。那我们的投资、基金没有加过任何的杠杆,买了大概上百亿面值的不良资产,大概有70%以大的资产包,银行组合出来的。那对于批量化的不良资产,套利,做波段是要有抓住它的能力的,而且是要求非常高的。在做整个大类资产配置的时候,要有分散风险,多元化配置的能力,包括对团队的磨练,对项目渠道的开拓,包括对心性都是需要磨练的。过去一年,不良债权投资非常热,那我对国内整个不良资产重组还是充满信心,相信会迎来新的盛宴,那2018~2019年我觉得不良债权投资方面的合作会越来越多,当然分化会越来越多。
中国是否会取代美国,
成为最大的风投市场?

但是,它带来的不好的一点的是,并不是所有的公司都能获得融资,政府并没有真正做到以市场为导向的决策,所以在资金的供给上仍然存在不平衡,另外,中国企业面临上市的过程监管还是有问题的。尽管,政府现在提供了一些快速通道,但是我想还是需要去看到更多的监管。如果能保证这样一个趋势和监管,那对我们的行业来说就是有非常大的帮助。
本文由Grace现场报道。
版权所属:fott.top 非授权不可转载, 联系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