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风波后,开始寻求退路的中概股们将何去何从?

编者按:2020上半年,黑天鹅频飞。先是新冠疫情接踵扰乱全球各国,再是美国熔断,连股神都惊呼“活久见”,原油期货跌至负数,再到瑞幸事件......

以瑞幸风波为导火索,美股市场对中概股的信任危机以及做空潮再次来袭,美国监管方也多次给予中概股特别“关照”。

为了规避在美上市的风险,不少中概股都选择了在美私有化退市或赴港第二上市。

2020年1-9月中概股回归大事记

2月1日,著名做空机构浑水发布对瑞幸的做空报告,瑞幸股价盘中最大跌去26.5%。4月2日,瑞幸“自爆”财务造假,股价一夜跌去75%。自此,掀起中概股做空潮,截至目前,已有十多家企业遭做空。

2020年4月21日,SEC发布名为《新兴市场投资涉及重大信息披露、财务报告和其他风险,补救措施有限》的声明,指出“与美国国内相比,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新兴市场,信息披露不完全或具有误导性的风险要大得多,并且在投资者利益受到损害时,获得追索的机会要小很多”。

2020年4月23日,SEC主席Jay Clayton有史以来第一次在电视上公开提醒投资人近期在调整仓位时不要投资中概股公司。

SEC的态度直接凸显了其对中概股的财务欺诈、公司治理、商业伦理等行为的高度关注,同时,也反应了其“去中国化”的意图。

2020年5月20日,美国参议院通过《外国公司问责法案》,对外国公司在美上市提出额外的信息披露要求,规定任何一家外国公司连续三年未能遵守PCAOB的审计要求,将禁止上市。同时,该法案还要求在美上市公司证明其“不是由外国政府拥有和控制”、要求“发行人必须在PCAOB无法进行上述检查的每一年份,向SEC披露国有股比例、属于中国共产党官员的董事的姓名等信息”。

2020年7月24日,美国财政部总统金融市场工作组发布了《关于保护美国投资者防范中国公司重大风险的报告》 ,针对包括中国在内的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无法实施检查的辖区,建议对来自这些辖区的公司提高上市门槛,加强信息披露要求,强化投资风险提示,并要求已在美上市公司最迟于2022年1月1日前满足PCAOB开展检查的相关要求。这些均属于在美上市中国企业前所未有的新变数。

由于美国市场对于中概股态度的转变和监管的趋严,中概股在美上市的成本和所面临的风险激增。因此,2020年迄今已有15家中概股打算或已完成回归。

家族办公室家族办公室

2020Q4美港股IPO市场展望

网易和京东回港第二上市的成功形成了较强的示范效应。之后,越来越多的中概股开始考虑将赴港第二上市纳入公司发展蓝图。

香港证券交易所背靠内地市场,地处粤港澳大湾区,与沪深股市拥有良好的互通条件。同时,香港也是亚洲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港交所的国际化程度可以与美国两大交易所媲美。选择回港第二上市,可以使企业在保持国际化资本运作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国际政治风险,让企业拥有更加平稳的发展环境。预计未来将会有更多的中概股企业选择在香港上市。

家族办公室

版权所属:fott.top 非授权不可转载, 联系授权

的头像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